读书笔记《人生借阅室》

《人生借阅室(打开一种人生)》

青山美智子

82个笔记

点评

◆ 2025/02/03 认为一般

第一章 朋香 二十一岁女装销售员

◆ “た”,输入这个假名,系统推荐的第一个联想词是“开心”,我就直接发了出去。其实,我真正想回复的是“无聊”[插图]。

◆ 春天、夏天、秋天都是如此,即将到来的冬天也一样。

◆ 套着长筒袜的脚闷在瘦小的浅口鞋里,我能感到紧紧并在一起的脚指头被汗水泡得起皱。

◆ 我心里这样想着,看了看那两件衣服:“我觉得嘛……”说完,我指了指紫红色的那件。“这件比较好吧,华丽一些。”“是吗?我穿会不会太艳了?”“不,没有的事。不过,如果您喜欢看上去沉稳一些的,这件褐色的也不错,穿上之后脖子也暖和。”“但我觉得褐色的有点土啊……”我们开始了没有实际意义的讨论。

◆ 硬要说的话,我也不是非要留在东京,无非是我不愿意回乡下罢了。

◆ 老家几乎没有考到东京的孩子。在大家夸我“好厉害啊”的赞叹声中,我神清气爽地奔出了乡下,可到头来,我压根没有变得厉害。

◆ 是的,我没有成事所需的基本气力,就连立刻写一份简历,对我来说都是一场浩劫。

◆ 圆乎乎的细框眼镜挺适合他,衬得他目光深处暖融融的。

◆ 那天晚上,我在手机上输入自己住的“羽鸟区”和“区民”“计算机班”几个关键词,按下搜索键,居然搜出很多信息,相当惊人。没想到能搜出这么多东西来。

◆ “挑你喜欢的位置坐。”

◆ 2025/01/13发表想法

哦哈哟~(对不起哈哈哈哈哈哈哈哈)

原文:“哦,还有……”

◆ 小町一心一意地戳起羊毛毡来,仿佛在向我宣告,她作为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已经结束了

◆ 身处可爱绘本的海洋中,我的心情一下子缓和下来。

◆ 回家路上,经过便利店,我买了肉桂卷面包和牛奶冰咖。

◆ 在儿时的记忆中,这本书应该更大才对,如今重新拿在手中,才发现它和普通的本子尺寸差不多。

◆ 拿起手机,是沙耶,她平时很少打电话来。打的话,要么是非常失落,要么是非常高兴。

◆ “朋香好棒呀。你承载着我们的期待,是大家眼中闪闪发光的星星。去了东京,成了女强人。”“并没有啦。”我一面否认,一面被罪恶感取笑着。沙耶的单纯和直爽像镜子一般,映出我内心的丑陋。

◆ 我的憋屈有如挤在浅口鞋里的脚趾。

◆ “你吃得这么香,我好开心呀。”

◆ 人是铁,饭是钢。要好好工作,也要好好吃饭。”

◆ 社长不等条件成熟就硬要干出成绩,一个劲地接单,把我们这些真正做项目的人累得够呛。

◆ “工作明明是为了糊口,我却因为工作把自己搞得连饭也吃不上。这似乎不太对劲。”

◆ 2025/01/13发表想法

吾麦~

原文:句“好吃”

◆ :“现在我活得还有点人样。吃得好,睡得香。以前都是从工作角度看杂志或书,如今也能打心里享受阅读的乐趣了。这段时间,我正在调养身体,重新给自己定每一天的规矩呢。”

◆ “这些事情,靠的都不是临时抱佛脚。所以对我来说,最重要的是一心一意地做好眼前的事。做着做着,之前的努力就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开花结果,或者结下新的缘分。

◆ 没错,做此时此刻的自己能做的事——只要这样就好。

◆ 从前的我,待自己多么粗暴啊。对入口的东西、随身的东西一点也不讲究,就这样逐渐怠慢了自己。我和桐山君的情况不太相同,但不也一样没把自己当人看吗?

◆ 要是捡到满满一篮橡子的话,就放好多好多糖,把橡果煮得甜甜的。要是捡到满满一篮栗子的话,就做栗子酱,把栗子煮得软软的。

◆ “我什么也没做,是你吸收了自己需要的知识罢了。”

◆ 此时的我,一定正站在大森林的入口。我还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、想做什么。不过,不必着急,也不必逞强。一面打理自己的生活,一面做自己想做的事,慢慢掌握够得到的那些技能,把它们储存起来。就像要去森林深处捡栗子的古利和古拉。因为不知什么时候,我就会在某个地方遇到一颗硕大无比的鸡蛋。

第二章 谅 三十五岁家具制造公司财务人员

◆ 三十五岁家具制造公司财务人员

◆ 这些不起眼的东西庄重地抱持着漫长的时光,在裸灯泡的光照下安静地呼吸。

◆ 无论在哪个部门,只要是团队合作,就会产生令人讨厌的人际关系。

◆ “总谈‘今后’的话,梦想是不会化为泡影的啦,只会像美梦一般,一直存续下去。也许不会实现,但我觉得,这也不失为一种生活方式。哪怕梦想没有指望,也不是件坏事。它会点亮人们的每一天嘛。”

◆ 2025/01/14发表想法

下一本书的赠品?

原文:戳呀戳,戳呀戳。棉花糖人微微地抖动着。

◆ 2025/01/14发表想法

很喜欢小时候跟妈妈在周末去市图书馆借书还书的日子

原文:只要是住在这个区的居民就行

◆ 2025/01/14发表想法

你是说那个涂改液刚刚好洒在了发票的某个位置,又刚刚好不小心一只水笔在那个位置刚刚好写上了一个数字,是这样吗吉高老师?

原文:“听说是吉高不小心打翻了涂改液,然后写错了一个数,惹得你很不高兴?她说你差点跟她动手,刚才都把她吓哭了。还说你平时表现得很稳重,和她单独相处的时候就不一样了。”

◆ 下班后,我要么为了跟同事的小矛盾烦恼,要么操心某个结算的进度。这跟还在上班有什么区别呢?我的生活被工作支配了,而且是我根本不想干的工作。

◆ 只做自己喜欢的事,不用见讨厌的人,经济上也没有烦恼,赚到一点钱就可以满心欢喜地开一瓶红酒……如果我也能像她这样,该有多好。

◆ 人类在地面上生活,多数情况下,只能看到植物的花和果实。可当我们看到白薯或胡萝卜等植物时,地下的“根”立刻就成了主角。对植物来说,地上和地下的部分是相伴相生,维持着平衡的。人们总认为自己关注的部分才是主要的,可在植物看来……——两边都很重要?

◆ “这个怎么说呢……同时干了两边的活之后,我反而觉得两边都不那么辛苦了呢。”

◆ 不是金钱层面上的主从。极端地说,书店在我看来和赚钱关系不大,它带给我的更多是精神上的富足感。当然,为了店铺的存续,我肯定想提高营业额。

◆ 我大约明白了那种精神被喜欢的事填满的感觉。

◆ “不过,时不时会有平时很难见到的人来店里,也会遇见有意思的人,所以每天都像去了很多地方旅行。相当于足不出户,待在店里就会有人上钩。这也是一种开心的体验呢。”

◆ 从一个节点开始,一点点发散出去。如果总在等待合适的时机,机缘也许就不会来。试着多见人,多和人说话,渐渐你就会觉得,见识了这么多,应该没什么问题了。这时候,‘今后’也许就会变成‘明天’。

◆ “如果只想每日与猫、书和啤酒为伴,也不一定非要开店吧。并不是开店的目标实现了就万事大吉,而是走到这一步之后,我终于有了可以做的事。一些和数字无关的事。”

◆ 比奈为了开一家自己的网店,会特意去报班学习。听讲座时,会积极向茂木老师提问。我其实一直明白,对她来说,开店不是不接地气、不着边际的梦想,而是脚踏实地的现实。

◆ “这就对了!如果兴奋的情绪比理智更强烈,就证明这个决定是对的。不会有错。”

◆ 首先要调整我在公司的工作方式,拒绝无意义的加班。这是实现并行工作的前提之一。

◆ 要做的事还有很多,但我不想再用“没时间”当借口了。我开始利用手头的时间,做力所能及的事。“今后”变成了“明天”。

第三章 夏美 四十岁前杂志编辑

◆ 无论说什么都是“不嘛不嘛”,这是两岁孩子魔鬼般的特质。育儿书上写道,每个孩子成长中都会有这样的阶段,家长要有耐心,默默守护宝宝,不要训斥他们。我默默宽慰心里那个不成熟的、闹别扭的自己,跨过一地的玩具,走向厨房。

◆ 耐心,耐心啊。耐心这东西,要是哪里有卖,我一定去买。

◆ 早知道回不去Mila,休产假的时候我就不一心想着工作了。应该多和双叶相处才好。双叶熟睡的时候,我就该珍惜宝贵的独处时间,不把注意力放在研究选题、收集信息上,和她一起多躺一会儿,看看韩剧,干点个人爱好都是好的。

◆ 最终,工作和育儿都做得不尽如人意,琐碎的日常却将我的双手塞得满满的。

◆ “不过呢,我觉得,母亲固然辛苦,但我也是忍受了很大的痛苦,使出浑身解数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吧。在母亲的肚子里度过了十个月零十天,没人指点,自己化为人形,然后降生到这个与肚子里的环境截然不同的世界。第一次接触这个世界的空气时,我一定吓坏了吧——这里怎么这样啊!不过这些事,过了也就忘了。所以每当感到喜悦或幸福时,我都深深地觉得,自己拼命来到这个世上,是有意义的。”

◆ 本来想将双叶早点哄睡,然后多干一些自己的事情的,结果就这样又睡着了——我对自己失望透顶。

◆ 只喝了一杯而已,你也有想喝一杯的时候吧?”

“……有啊,当然有,只不过我没法喝。”

◆ “午休几点开始?方便的话,我们一起吃吧。”

◆ “哈哈哈,”她以手掩口,“常有这样的事。单身的时候觉得结婚的人过得好,结婚之后又觉得有孩子的人过得好。而有了孩子,又会怀念单身的时候。人生就像旋转不停的木马。很有意思吧,每个人都只顾跟在前面那个人的屁股后面,没有领队的,也没有压阵的。也就是说,幸福没有优劣之分,永远是未完成。”

◆ 为什么不从旋转木马上下来,去尝试些别的项目呢?总是在一个赛道上领跑不算美德,忠实地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,不也很好吗?

◆ “每本书都是一样,比起书本身的力量,更重要的是读者采取怎样的方式去阅读,这才是最有价值的地方。”

◆ 我知道。不过,我又有些害怕。一切未免太顺利了。我的情绪好容易稳定下来,抱了过大的希望,之后要是不行,一定会伤得很深。

◆ 纵使不想改变,我还是有了变化。

但无论变化多大,我的初心都不会变。

所有想让孩子梦见圣诞老人的父母,心中都住着真正的圣诞老人。正是因为这样,很多孩子才会觉得,驾着雪橇而来的圣诞老人真实存在。

◆ 随着环境的改变,原先认为自己不足的地方、用力过猛的地方随时可能变成优势。在这个地球上,人们对同一样东西的看法也会根据国家或季节的不同,出现巨大的差异。

第四章 浩弥 三十岁啃老族

◆ “我这边没有要推荐给你的漫画。孩提时代读的漫画是一笔巨额财富,没有什么能胜过它。”

◆ 和刚才听我说话时的感觉不同,现在的她仿佛是收工后拉下了卷帘门的店家。

◆ 三十岁,人生的许多事情已经确定下来,日子变得安稳,每个人都有了事业和家庭。当然,在场的所有人也都不再是高中生。大家都脱下校服,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大人。

◆ 征太郎喝了一口牛奶咖啡,笑得很开心。这样的他,让我感到敬佩。

◆ 既然如此,要是适应不了环境的家伙能自己做主,嗖的一下烟消云散该有多好。而实际上,它们明知道自己适应不了,还是要背上“不好的变异”的罪名,苦不堪言地艰难求生。

◆ 过了一会儿,小町开口道:

“读传记或历史类书的时候,有一点一定要注意。”

我抬起头。小町迎着我的目光娓娓道来:

“呈现在书中的,不过是一种观点——一定要带着这种意识去读。事情的真相只有当事人才知道。一件事情,谁在其中说了什么、做了什么,口口相传,会演变出很多种说法。就连即时更新的互联网中都会产生误解,何况是那么久以前的事了。书里写的有几分是真、几分是假,没人说得清楚。”

◆ 不过,只要熬过起床时那股壮阔绝伦的痛苦,呼吸到室外的空气,我就彻底清醒了。拖着生锈的身体打扫大楼的卫生也相当困难,但打扫了几天之后,原先从早到晚隐隐存在于体内的那种倦怠感便一扫而空。更重要的是,我已经许久没有尝过付出劳动赚钱的滋味了,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感到新鲜。

◆ 或许我也没有那么糟糕,只是以前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地方。

◆ 在漫长的进化历史中——

我真真切切地活在这里,活在当下。

第五章 正雄 六十五岁退休人员

◆ 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坐上电车,来到固定的办公室,坐在固定的位置上,执行手中的公务,这样的日子就在这一天迎来了落幕。

◆ 晒得干干的衣服散发着阳光的味道。

◆ “对于我这样的上班族,退休就等同于退出了整个社会——这是我的实际感受。在公司上班的时候,也经常渴望有一段时间能让我好好歇一歇,可真有了时间,又不知道干什么才好。剩下的人生,就好像失去意义了似的。”

◆ 假如把一盒十二个的蜂蜜圆饼吃掉十个——”“什么?”“这时候,盒子里的那两个就叫‘剩下的’吗?”

◆ 朋香二十岁出头,是个麻利又爽快的姑娘,气色也很好。最重要的是,我能感觉得出,她对自己的工作前景很乐观,也有冲劲。

◆ “……要不,您试着做做饭团?”“饭团?这东西不太像样吧。”“我觉得老师会高兴的。男人亲手捏的饭团,米饭会捏得很紧,一定很好吃。饭团的口感,跟握力的大小和手的大小都有关系。要是能吃到老公做的饭团,权野老师心里一定会麻酥酥的!”

◆ “嗯。很神奇呢,只是隔着一层玻璃,里面和外面,就仿佛成了两个不同的世界。外面的人就像水族馆的水箱里游泳的鱼。但对外面的人来说,这间传达室更像一只小小的水箱吧。”

◆ 我呱呱坠地的那天,站在这里的今天,和即将到来的许多个明天。每一天都值得被珍惜,每一天都一样重要。

– 来自微信读书

Buy me a coffe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