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》
李诞
41个笔记
◆ 写在前面
>> 最理想的效果是,以后再有人问我什么,我可以把这本东西丢给他,说,自己去查别烦我。而更加理想的效果,是他查完不满意,对我说,写得不对啊,你看我这个理解怎么样?
>> 艺术行业只有对你有用的规律才叫规律,所以在工作手册前面写了“李诞”,提醒你注意其中很多是我个人偏见。
>> 这本册子倾向实用,倾向个人经验,倾向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。
◆ 1 首先,这是一份工作
>> 工作的本质是交易,
我们在用自己的时间和才能,
通过一家公司,与市场交换金钱。
◆ 2 其次,这是一份和生活分不开的工作
>> 要意识到你的全部人生
都理应要为你的创作提供养分,
为它服务。
>> 像疯狗一样去占有,把世界据为己有的办法只有一种,就是把它们变成自己的创作。
>> 不能实践,就等于没有学。最好的学习,也是在实践中学。
>> 以赛代练,错得够多了,自然就会了。
◆ 3 请写逐字稿
>> 3 请写逐字稿
你的量够吗?能不能做到每天起来
先写五个段子再去玩手机呢?
能不能做到每天睡觉前
把早上写的五个段子改得更好呢?
按照我的承诺,我不会讲什么双线结构之类的东西,只讲实操。这些工作习惯也是我如今坚持的。
>> 如果方便,最好保留文档的修改痕迹。看一个人改稿,可以看到他的取舍,也就能看到他的思考过程,这样学习是最快的。学习永远是学思路,学他是怎么想的,放心,你永远不可能像他一样思考,不用担心自己丧失个性(非常恐怖的是,真的有很多人如此担心)。
◆ 6 徒劳的准备
>> 如果你的目标是这场一定要炸,
那准备就永远是徒劳的。
如果你的目标是变成一个
越来越强的脱口秀演员,
那就请永远都好好准备。
◆ 7 表演的目的始终是让人相信
>> 表演老师在教表演时,会强调演员在台上要学会保护自己,要记住舞台上都是假的,你进入的是角色,虽然你要用真情实感来演,但下了台要尽快抽离。
>> 文字只是索引,是目录,情境才是真正要在舞台上展现的东西。
>> 情境有时直接来自记忆(我爸当时说……),有时来自观察(我在地铁上看到这样一个大哥……),有时是纯编造(火星人是这么打招呼的……),它本身的真假不重要,当它发生在舞台上时,它就是真的了。
◆ 11 永恒的难题它终于来了:到底什么是节奏?
>> “一个人的节奏感,就是这个人在一个时间线上对信息量松弛的一个整体把控能力。”
◆ 12 比永恒更难的难题:到底什么是风格?
>> 我能知道的就是我得不停工作,
不停磨砺,不停学习。
>> 做一个真诚的人,尽可能善良,不掩藏痛苦,也不羞涩于快乐,放心地把自己交给舞台,交给同伴,交给世界,那怎么找都找不到的风格,也许就会来找你。
◆ 14 五分钟一段的脱口秀该怎么写
>> 语言鲜活,话题当下,主题清晰,
结构完整,文笔流畅。
高考期间,我看到编剧小罗在朋友圈说,现在看到800字作文要求,第一反应是差不多五分钟的段子。
其实他无意中说中了一件事,可惜我们大部分人写稿时会忘记。
◆ 15 你必须要当众成长
>> 大部分电视剧,特别是情景喜剧里的人物,基本是不变的,观众看的就是这么一个性格的人面对各种状况的反应。
而电影对主角的要求,就是他要成长,一番历险之后,结尾的主人公与开头的自己有了不同,最好他还改变了世界。电影是关于改变的。
◆ 16 开读稿会的正确方法
>> 来开会目标千万要一致:我们就是来开会的,就是为了把问题解决,向终点靠近。
所有干扰这一目标的行为,都要彼此监督,共同制止。
>> 用更好的创意否定别人。
◆ 18 前采的本质
>> 不要给人拒绝的机会,给选择。
>> 这是营销里很基本的知识,不要问,“那这套房您买不买呢?”而是该问,“那这两套房您看中了哪个呢?”
>> 人生不是一把两把,这牌局很长。
>> 始终记住自己是专业的,爱上他,不是为了爱他,是为了爱自己的专业。不说他,也不是为了对得起他,而是要对得起自己的专业。
你可以参考律师的职业要求,一定要保护代理人的隐私。这样所有人,包括未来潜在的代理人,才会明白你是专业的,才能放心。
>> 有个皇帝叫宋神宗说过一句话,“快意事便做不得一件”。
>> 吐槽的本质是有选择的真实。
>> 玩笑九分真,越真越好笑。
但这个真,是有选择的,我们只能保证说出来的是真话,但不能保证把所有真话都说出来。有时尺度不让,有时真的会伤人,有时观众不接受。
千万不要强求全面真实,更不要强求你以为的真实。
>> 还是那个原则,谁负责听谁的。
◆ 脱口秀 问与答
>> 对,写作是最好的思考方式。我是用手思考的人,当然有时候也用嘴思考,谈话时间够长就可以用嘴思考,写作也一样。
>> 有时候就是要纯粹享受看剧的乐趣,可能就是要enjoy。(这里我用enjoy,是因为单纯翻译成“享受”不太准确。并且“享受”和“观察”也构不成对比关系。而enjoy里面的en有进入的意思,joy有欢愉的意思,我是希望你能进入,能沉浸在那种欢愉中,而不是去观察。)
>> 就比如我说“昨天我跟我爸说,爸,上海户口办下来了”“啊,怎么做到的”,而不是说,“我爸就问我,那你是怎么做到的”
>> 你的目的是还原那个情境,而不是告诉大家发生了什么事
>> :没关系,意见这个东西它叫意见,它不叫命令,也不叫决策。
>> 你从一个批评家变成一个建设者的过程,你一定会理解什么叫完成比完美更重要。作为一个批评家,你是可以活得很好的,你很快乐,你不沾水嘛,到处说人就好了。
>> 在我们公司,是可以犯错的,但你得知道你是在犯错,你不能理直气壮。
>> 你们有没有偷偷羡慕过疯子,或者你身边那种特别放浪形骸,班级里、家里那个特别自私,不管别人的人,不在乎别人死活的人。
>> 袁袁:表演追求的应该是一种高度控制下的失控,这个失控是可以控制的吗?
李诞:能控制好那个边界吧,但是边界里面是胡来的,你知道这个圈不能碰,在里面是可以随心所欲的。脱口秀上台之前,都要写稿,然后预演,这些就是控制本身嘛,你都排练过。
>> 脱口秀更多的是,让人有那种智慧上成长的感觉,他听完之后觉得多懂了一点什么。
◆ 工作 问与答
>> 建议也是做些“难而正确的事”,这不是我说的,我忘了当时是哪里看到的,听起来很像鸡汤,但你工作的时间够久之后,你就会发现是很有道理的。
>> 袁袁:你怎么辨别正确与不正确呢?
李诞:其实你自己是知道的,你自己心知肚明,这是最神秘的地方。你有一万个理由说服自己不去做,因为它难。但最后你绕着走费的能量,远远超过你直接面对它耗费的能量,而且你的青春不就蹉跎了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