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3 情绪雷达:聪明的决策为何要从识别情绪开始
大家好,我是玖洲,欢迎回到不止金钱,继续我们的投资之旅。
上一期,我们通过绘制「投资坐标图」来搭建个人投资框架,用「认知」和「情绪」两个维度标记行动范围。那如何确定认知和情绪的边界呢?
今天我们先从情绪说起,单纯讲投资的内容会稍微少一些,也需要调动一些想象力。
为什么做投资关注情绪如此重要
我想先引用一句话:我们知道了很多的道理,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。这句话非常俗气,但在投资里尤其真实。现在各种讲投资的内容都喜欢从专业知识 ABC 讲起,但我从业多年的感受是:情绪和这些投资 ABC 同等重要,甚至更重要,但往往被一笔带过。说实话,在投资的世界里,情绪失控的案例一点都不少见。
讲一个有点尴尬的故事,我有一个同事是位经验丰富的投资人,因为做错了好几笔交易,有一次没有控制住,在办公室里面抽自己耳光。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个场面。我坐在那,突然听到对面传来啪啪的声音,出于尊重,赶紧把头扭过去,假装没看到。
我还有一位朋友不是投资人,有自己的工作,但开始炒股之后脾气变得非常差,差到影响了家庭关系。他的家人还给我打电话,要我劝他不要炒股了。我是一个从业人员,却要告诉别人「炒股有害健康」,等于是王婆卖瓜,还不能自卖自夸,非常尴尬。
那我自己呢?我其实经历过中度到重度的焦虑症,这没什么不好意思承认的,医生的诊断很好地帮助了我康复,否则我还完全不自知。从业十几年,我自认为适应了市场的剧烈波动。但有段时间,我和焦虑情绪对抗得太久,明明超过了边界,却还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。那是种什么感觉?就是晚上一闭眼,股票各种红色、绿色的数字就在眼前飘来飘去,基本无法入睡。
这里我想推荐一部美剧,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下,英文名叫《Billions》,字面意思就是几十亿。这部剧的前三季非常有意思,描绘了一个对冲基金大佬如何利用灰色地带和内幕信息做交易。在这家基金公司中,除了大老板和总经理,重要性排第三的人是一位心理咨询师,专门负责解决每个员工的心理问题,用专业技能让这些员工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。这并不是开玩笑,有些欧美公司真的有这样的角色。但在国内机构里,我还没有见到过重要性这么高的专职岗位。
回到普通人的投资上,就一个建议:做投资的时候,我们要时刻标注自己的情绪。
良好情绪与负面情绪
回到我们之前画的「投资坐标图」。图上的水平轴上,一端是良好的情绪,另一端则是负面的情绪。
标出负面情绪,并不意味着我们不接纳这些负面情绪。
事实上,我们一定要接受我们是非理性的、情绪化的动物这一点。因为这一点无论如何也都无法改变。
即使是非常伟大的投资人也经受过情绪的折磨,比如 100 年前通过做空美股赚到 1 亿美金的利佛摩尔 (Jesse Lauriston Livermore),号称「史上最伟大的交易员」,但他的人生终结于严重的抑郁症。
还有些人可能很自信,认为自己在工作中一向超级理性,又或者自己是非常严谨的工程师,所以在投资里也可以保持这种冷静。但是请相信我,和「钱」玩游戏的时候,你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样子。我见过很多冷静理性而客观的人,一旦投身在投资中,情绪就变得起伏不定。
在这里我想推荐一本书,叫做《思考,快与慢》,作者是丹尼尔·卡尼曼 (Daniel Kahneman),他写的是心理学,但他其实是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。这本书讲述了人在做决策时,是如何被直觉、情绪和情感操控的。所有的决策都会被细节影响,而我们不一定自知。
举个例子,快餐店里播放的音乐一般是快节奏的,装潢上也通常采用红色、黄色等比较明亮的颜色,这会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情绪高涨,加快吃饭速度,餐厅也就能让我们早点吃完走人。书中还有更多例子,推荐大家去看。
而且「负面」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负面,它也有正面价值。比如我们认为紧张和压力是现代人经常出现的「负面情绪」,但事实上,这种负面情绪在很多场合可以帮到我们。
扯得远一点,我们的祖先还在丛林里吃树叶时,这种情绪就无数次帮助过他们。比方说当我们的祖先看到一只老虎,肯定超级紧张,这时他们的大脑里会出现一场「压力风暴」:压力把信号传递给肾上腺素,然后激素会调动全身各个器官,让心血管系统全速运转,更多的血液和能量被带到全身后,会让呼吸加速,更多氧气摄入,肌肉细胞也更加活跃,我们的祖先就会跑得更快,有更大概率逃命成功。
在现代社会,这种状态也一样会帮助到我们。比如第二天我有一个很重要的结案报告,时间非常紧迫。但一想起领导那张严肃的脸,压力就会让我的肾上腺素飙升,大脑更加专注,全身更有活力,熬夜加班效率也更高。
但是它也有反作用。在这种状态下,大脑不会要求我保持平静,所以我会变得脾气很坏,而且更有攻击性。当然这不是我的本意,它是写在基因中的自然反应。如果这个压力是短期的,那完全没有问题,搞定报告之后去大吃一顿,就能缓解紧张和焦虑。
但不幸的是,在投资中,压力是长期存在的。就像我陷入中度焦虑症时,每一天、每一刻,压力都不曾消失。在所有的投资落袋为安之前,都充满了不确定性。
什么情况下没有压力?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赚了钱的散户阿姨的故事,她把账户密码都忘了,发生了什么都不知道,自然也就没有压力。除非我们也把自己的账户密码忘掉,否则大概率会长期受到压力和负面情绪的干扰。
因此我们在坐标图上标记情绪的意义在于,要先觉察自己的情绪,自己到底是非常焦虑还是正在恐慌?又或者是很亢奋、贪婪?如果发觉自己正处在不良情绪中,就先不要做决策,或者放慢决策节奏。这也是一种自我关照,直白地讲,宁愿先不做,也不要做出问题。
如何觉察情绪
通常像压力、极度焦虑、异常悲观这些比较极端的负面情绪比较容易觉察,其中和焦虑有关的情绪甚至可以度量。现在有一种比较成熟的焦虑自评量表 (SAS),是医生用于检测焦虑程度的重要手段之一,我之前也用过。这个评测量表在网上能找到,也能自测,大家可以自行搜索取用。
还有一种情绪与焦虑、悲观相反,也超过了良性情绪的边界,是危险的信号,那就是盈利之后的亢奋,以及随之而来的自我感觉超级良好等情绪。受这种情绪影响,我们会变得过于自负,行为更加冒进,很容易一头掉进风险里。
总的来说,上面这些情绪比较明显,它们分布在情绪的两个极值上,容易被觉察。但更多时候,不良情绪会更隐蔽。比如我虽然现在没有亏钱,但心里隐隐有些担忧,说焦虑吧,又没那么严重,可是我根本无法准确地描述这个情绪状态。
如何标注这种处在中间状态、可上可下、可大可小的情绪?这就需要跨领域的借鉴了。投资是一件综合性的事,只要有好的工具,就可以借过来用。
这里我要分享的就是教育行业的做法。
现在很多小学有社交和情绪教育,小朋友们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情绪,老师就让学生在不同颜色的贴纸里,挑选最适合表达自己情绪的一个,借此可以理解学生处在什么情绪状态,从而进一步了解发生了什么事。
这个用颜色标记情绪的工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,是由耶鲁大学教授马克·布莱克特 (Marc Brackett) 和波士顿一位教授罗素 (James Russell) 共同开发的。他们在研究中发现,觉察情绪和表达情绪都是非常困难的。那我们是在东方文化圈里,教育、习惯和生活环境就更会让我们下意识掩盖自己的情绪,尤其是羞于表达负面情绪。
如何解决这个问题?他们也用到了一个坐标图。
[](https://sdhp.memberful.com/rails/active_storage/blobs/proxy/eyJfcmFpbHMiOnsiZGF0YSI6MTIwNjgxLCJwdXIiOiJibG9iX2lkIn19--551957ae826fdc582a0de3e8bc407e720fc166b77a6cdd61d16e9554ec800249/不止金钱文字稿 3.3.png)
这个坐标图里,人的情绪分为两个维度,分别是「能量」和「愉悦」。
横轴代表「愉悦」,从「极度不愉悦」到「极度愉悦」,简单来说也就是从很不开心到很开心。
纵轴代表「能量」,代表你精神够不够,有没有活力。同样也是从极低到极高。
这样一来,坐标图就被分成了四个象限。如果「能量值」和「愉悦度」都很高,就出现在坐标图的右上角,也就是第一象限。这时的你很乐观,很兴奋,感觉充满了精力。这个象限我们可以用明亮的黄色做标记,像太阳晴空高照一样艳丽的黄色。
如果「能量值」和「愉悦度」都很低,情绪就落在左下角的第三象限,它和第一象限正好相对应。这时的你可能悲伤、抑郁,心情低落,没什么精神。我们用蓝色标记一下这个区域,像大海一样忧郁的深蓝色。
说完了「双高」「双低」,我们来看剩下的两个象限。
一个是「能量值」很低,但「愉悦度」很高。这并不奇怪,其实在生活中经常出现,它表示你现在很平和满足,但精力未必充沛;也正因为精神并不亢奋,身体会比较放松自在。我们用绿色标记这个区域,就像懒洋洋躺在一片绿色的大草坪上。
反过来,如果你「能量值」特别高,但「愉悦度」比较低,就表明你可能感到愤怒、恐惧,身体也比较紧绷,需要发泄。这个状态我们标记为红色,像涨红了脸的感觉。
现在我们有了一个直观的坐标图。在我看来,这个坐标图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原点附近。我们在原点附近画一个小圆圈作为比较安全的区域。
如果你的情绪在这个区域,哪怕你有一点点低迷或不开心,都是很正常的状态。毕竟我们也是要允许自己不开心、精神没那么好,人总不能永远兴高采烈呀,对不对。
[](https://sdhp.memberful.com/rails/active_storage/blobs/proxy/eyJfcmFpbHMiOnsiZGF0YSI6MTIwNjgyLCJwdXIiOiJibG9iX2lkIn19--05217f44fc51d0176c7301ae86c48dd3444e903d7eb039cff8e675c893989449/Marker 3.3@2x.png)
我对照这个表做了自查。经历了过去两年投资市场的剧烈波动,我现在按理说应该很悲观。但自查后发现,自己只是偶尔有一些轻度焦虑,基本上通过读书、运动或看电影,就可以把情绪带回来。所以我对自己的判断是,大概还处在原点附近。
什么时候是比较危险的?假设我们现在处在黄色区域,也就是坐标的右上角。这个区域看起来能量值和愉悦度都非常高,但我反而觉得这是警示信号,你可能过度兴奋和乐观,进而导致行动鲁莽,忽视风险。这种情绪偏离原点太多,也被我定义为投资里的不良情绪。
说个题外话,这种在原点附近的情绪类似于佛经里经常讲到的极乐世界。什么是极乐世界?我小时候认为,极乐世界就是每天嘻嘻哈哈,极其快乐。实际上,佛教认为「不苦不乐」就是极乐,这其实是比较适合投资的稳定情绪状态。
专业的投资人面对情绪波动是一个挑战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。有的人是只要往佛祖面前一跪,情绪真能平复下来。我们投资圈内有个说法,大家听听就行,说是一些寺庙解决投资问题比别的地方更灵验,比方说北京东边的郊区有一个寺庙,投资人可以把投资组合写在小信封里烧给佛祖,佛祖收得到,也看得懂。
从寺庙说回来。有了这样一张图,我们做判断会更容易些。比如,如果你的情绪经常波动,一点点小的亏损都会让你特别难受,几乎感受不到任何愉悦。我会建议你先别做这个投资,先看一看,学习和了解一下也未尝不可,并不是每一个机会都要抢着赶上。情绪不在原点附近,我们宁愿不做。
我们也可以把这张图放到生活中的其他方面,用来标记我们的情绪。作为成年人,我们倾向于隐藏情绪,这其实是一种「憋屈」的状态,所以我们要把自己的情绪标记出来。用颜色也好,用警告的话语也好,或者就像我之前提到的清仓的同事一样,夸张一点写在墙上,都可以。
一位朋友和我讲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情绪觉察的案例。有一天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和伴侣吵架的时间,大部分都发生在睡觉前。她觉得可能是和能量值有关,因为睡前又累又困,能量值非常低,并不适合进行沟通,沟通中的一点点小摩擦就会让情绪失控。
所以她后来和伴侣商量了一个方法,就是晚上睡觉前禁止讨论正事,只有在吃饱喝足之后,也就是情绪相对良好的时候,才沟通严肃的事。不仅如此,他们还定了一个暗号,用来告诉对方:「我的能量值很低了」。这样对方就会明白自己并不是故意闹别扭,也不是真的生气,只是此时此刻情绪不在原点的中心范围内,可以先放下争论。
所以,有意识地觉察情绪,对我们自己、我们的家人和周围的朋友而言,都很有帮助,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误会。
讲完情绪,接下来我们会和大家聊到投资中的有效认知边界。
也期待大家分享自己的实际案例,看看大家在日常生活中,是否会用到什么方法去觉察自己的情绪?或者聊一聊,你身边有情绪很稳定的朋友吗?若有,你觉得他们都有什么特质?
那我们下一期接着,不止金钱!